亿盛平台官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亿盛平台官网 > 正文

【重庆英才】重庆英才·青年拔尖人才韦杰教授:质朴深处的至诚之心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记者:李吉祥、黄兰   编辑:毛宇、何瑶   发布日期:2020-11-26   点击数:

编者按:为深入推进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重庆市于2019年推出统一聚才品牌——重庆英才计划,遴选支持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行业的专业人才。自此项重要人才工程开启以来,亿盛平台登录优秀人才及科研团队陆续入选。

他们或是不忘初心、引领创新的优秀科学家,或是上下求索、矢志不渝的名家名师,或是穷理致知、激流勇进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或是年轻有为、锐意进取的青年拔尖人才,或是同心合力、稳步前行的创新创业示范团队。扎根于各自领域的重师英才,勇担责任、攻坚克难,系国家发展与学校振兴于双肩,将个人的科学追求融入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融入到学校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的前进征程中。在重师成长,为时代奉献,亿盛平台登录优秀人才已汇聚成了一股具有重师烙印、推动时代发展的科研力量。

近期,学校将召开科研工作大会,进一步为科技创新厚植土壤、为人才发展释放空间。借此契机,学校官网将持续推出重师英才人物系列报道,讲好重师英才故事,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与全校师生一起学习、领略英才的优秀品质和治学态度,汲取精神力量,为学校发展书写新篇章。

 

韦杰,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重庆英才•青年拔尖人才,重庆市第七批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现任亿盛平台登录地理与旅游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中国地理学会山地分会委员,重庆地理学学会副理事长。研究方向为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重庆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重庆市基础与前沿研究计划重点项目等20余项;发表论文50篇,其中SCI/EI收录11篇,授权专利21项(发明专利7项);曾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博士奖学金、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等奖励。多次获得亿盛平台登录教学优秀奖、优秀本科生导师、最受毕业生欢迎的老师等荣誉。

“张家界地貌,是一种典型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经过漫长的流水侵蚀、差异风化、重力崩塌等外营力作用而形成。”地理与旅游学院副院长、重庆英才·青年拔尖人才韦杰教授,指着办公室墙上的一副张家界地貌图,温和地说,“你看那挺拔的峰林,就像人一样,经过各种检验、淘汰后生存下来的往往才是最优秀的。”

苦旅:迈向“国家队”

一步步走来,韦杰教授经历了多种检验,始终保持向上态势,未曾因环境而改变初心。他至诚至纯,既是无我忘我的,又是坚守自我的。他所坚守的,是深耕科研的初心,他所忘却的,是功利索报的念头。1999年,韦杰考入重庆师范学院地理系。中学阶段对地理并没有太大热情的他,带着些许迷茫和失意开启了大学生活。不多时,老师便注意到韦杰,关心、鼓励他,辅导员老师还让他担任了班长。为了在班上带好头,韦杰刻苦学习、毫不惜力,一个学期后便觉得地理其实并不枯燥。“我们时时、处处生活在‘地理’中”,深入学习后,韦杰发现地理学跟社会生活、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就这样,他逐渐认识到地理学的重要性,内心更加渴望能够深造。

然而,当时的中国科学院,是大多数本科生眼中“遥不可及”的高峰。从地方高校到“国家队”跨度之大,加上当时信息闭塞、没有师兄师姐的帮助,决定报考中科院对韦杰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一张床、一张桌子,在租住的五六平方米狭小房间中,他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考研的征程。每天7点准时起床,上午、下午、晚上的时间都被他安排得满满的。“滴答滴答……”,当时针指向“1”时,韦杰才从亢奋的学习状态下脱离出来,合上书本,伸个懒腰,透着窗户望着凌晨的夜空,一天的学习结束了。这不是某一天的生活片段,在考研的几百天里,夜夜如此,甚至有时学到不愿入睡、不舍将视线从书本上移开。时间如流水般淌过,力量在慢慢蓄积。

终于到了考试的日子。从监考老师手中接过数学试卷,韦杰浏览了一遍,脑海中便有了每道题的答案。他没有超凡的能力,只是厚积薄发。从大二开始,他就从图书馆把当时所有高等数学的新书都借了一遍,每天练题、收集错题,所积累的资料摞起来几乎与他等高。功夫不负有心人,那一次,韦杰以历年最高分数415分进入了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本科和研究生期间,大大小小的奖项韦杰拿了很多,人生第一篇SCI文章一投而中,各类计划与科研项目卓有成效。那些荣誉是学生时代一路跋涉的光荣见证,同时也警醒与鞭策着他,不要忘记出发时的初心。

师心:“土生土长”重师人

“只想回到母校踏踏实实地教书育人。”离开了重师的日子里,母校的分量在韦杰心头一天天重了起来。博士毕业后,他放弃了优渥的条件,拒绝了留所的机会,第一时间联系了重师旅游学院,站上了讲台,完成了从重师学子到重师教师的角色转变。

当时一起被引进的其他两位博士,早已离开了重师,唯有他坚守了下来。“重师,是我的母校”,韦杰渴望在筑梦的地方奉献,保持质朴和学术,做执着而务实的“少年派”,成为“土生土长”的重师人。

“老师恨不得一口气把经验都倾囊而出,他不想让同学们再走一遍他自己走过的弯路。”李沙沙同学看着自己的纠错本,眼神中充满了感激,“老师的逻辑性很强,研究十分缜密。细小到错别字、标点符号,所有的问题他都耐心指出,并给出合理解释和改进意见。他还要求我们认真地整理问题,避免再犯错误。”这种“文经我手无差错”的态度使得学生们敬佩不已。多次获得“最受毕业生欢迎的教师”的韦杰,语气中透露着执着,“评不评得到这个称号不是我说了算,但朝不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就是我的事情了。”如雨润田、如土载物,质朴而真挚,师心如此。

耕耘:永怀赤子之心

韦杰教授把重师看作自己的家,他深知只有学科建设好了,学院发展了,学校才会越来越好。除了是一位教师,他也是一位管理干部,还是一位支部书记,方方面面的工作让他每天都忙碌而充实,“5+2”、“白+黑”,多年如一日。

工作繁忙,科研的时间是在“八小时”之外一点点挤出来的。他研究的主要区域是长江上游。为了获得科研的第一手资料,韦杰教授和他的学生们往往每年在野外考察几个月。他们踏踏实实地进行大量的实地考察、采样分析、模拟实验,更加准确地了解实际情况,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研究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最基础也最重要的便是野外考察与田间试验。在田间,老乡们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韦杰教授,像拉家常一样与他讨论问题,时不时点头表示赞同。“我们要注重向农民学习。做我们这块研究,与土壤接触越久,经验就越丰富。”韦杰教授认为,“农民的智慧与生产实践往往走在我们科研的前面,但他们讲不出太多道理,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将农民的经验与智慧转化为理论,提出优化配置,反过来又指导实践。”

他的同事不止一次对他取得的创新成果竖起大拇指。近5年,韦杰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重庆市基础与前沿研究计划重点项目等20余项。发表论文50篇,其中SCI/EI 11篇,授权专利21项(发明专利7项)。韦杰教授集成研发了紫色土坡耕地侵蚀减控技术,提出了“大横坡+小顺坡”有限顺坡耕作模式,开展了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水土保持效益,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地理学科研,辛苦和危险时刻并存。去云南为怒江水电站做水土保持方案时,他和团队几次与悬崖峭壁擦肩而过。雨天,考察现场偏远,在泥泞小路中,韦杰教授几次从打滑、倾斜的摩托车上摔下,险些就要掉下悬崖。经历数次事故,他仍然坚持跑野外,不怕苦、不怕累。翻看韦杰教授的社交朋友圈,他曾有这样一段内心独白:“凡事只要沿着正确的方向坚持努力,都会成功的……”当初的少年容貌会变化,但赤子之心不会变。初心不改,虽远不怠。

攀登:“要做就要做精品”

“我们科研人就是要敢于啃硬骨头,不会的知识就要想办法学会。不能交半成品,要做就要做精品,做经得起检验的精品。”

他愿意沉浸在科研的世界里。读书期间,导师安排给他一个任务——完整设计一套径流场。现在看来或许简单,但在那个时候,画图软件没有接触过,径流小区没有见过,网上资料也搜索不出来,他还必须要在周末的两天内完成。时间紧、任务重,他立即去图书馆查阅资料,连径流小区不同断面的形态都一一了解清楚,而后转过身来研读画图软件的操作书籍,边学软件边想图。正值夏天,天气太热,韦杰一坐下就出了一身汗,衣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但他手中的任务始终未曾停止。那张图从他提交一直到现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凡是涉及径流小区建设,中科院师生都会用到。对他的师弟师妹们来说,那是一个完美的参考模板。工作期间,韦杰教授更是如此,倾注精力力争换得更完美的方案与问题的最优解。探索尚未终结,攀登正在继续。正如鲁迅先生所描绘的具有“生力”的青年那般——遇见深林,可以辟为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

英才之路,走来不易。没有大起大落的历程,只有日复一日的坚持与积累。永怀质朴深处的至诚之心,依托简单的信念,往往能给人最坚定的力量。“做人、做事、做学问,尽心、尽力、尽责任。”每次上课,韦杰教授都会给学生讲这样一句话,一步步走来,他也将这句话印刻在了行动之中。“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做事情不一定很完美,但我们可以做到尽心尽力,对不对?”他笑了笑,继续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

坐观天地卧观心,韦杰教授拎得清,看得明,他知道“山就在那里”,唯有踏上苦旅、不懈耕耘、努力攀登,才能欣赏到新高度的不同风景。即使遇到坎坷,不忘初心、追求精品的韦杰教授也仍然相信好事多磨。不怠慢时间、不辜负热爱的他,秉持至诚之心,躬耕科研,于质朴深处彰显出英才风范。

大学城校区: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中路37号 邮编:401331 党政办电话:023-65362555
沙坪坝校区:重庆市沙坪坝区天陈路12号 邮编:400047
北碚校区:重庆市北碚区团山堡1号 邮编:400700
版权所有©亿盛平台登录 - 亿盛平台官网 渝ICP 备05001042号


  • 新浪微博

  • 官方微信

  • 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