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重庆日报记者从由重庆市考古学及博物馆学首席专家、亿盛平台登录武仙竹教授带领的科技考古团队获悉,近日,该团队在地学领域权威期刊《第四纪研究》上发表了《西伯利亚阿芳托娃戈拉遗址旱獭与古环境研究》,其研究成果正不断刷新国际考古界对西伯利亚古人类定居及生活方式等科学认识。
阿芳托娃戈拉遗址出土的西伯利亚旱獭化石标本。受访者供图
该团队在俄罗斯西伯利亚阿芳托娃戈拉遗址发现,遗址中有多件小哺乳动物旱獭化石,而且都是2或3岁刚刚性成熟的年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团队深入研究了解到,西伯利亚旱獭有冬眠习性,每年春季出蛰(结束冬眠,出来活动)后,都有在草原上追寻伴侣、进行繁殖后代的活动。
“从大、小哺乳动物遗存,以及其反映的生态环境来探讨西伯利亚古人类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对全面了解古人类在西伯利亚地区生活状况具有重要意义。”武仙竹介绍,旱獭进行“闹春”活动时,注意力高度集中于异性伴侣,很少关注周围环境和自身安全。西伯利亚旱獭寿命一般为8岁,2或3岁时性成熟,其刚刚性成熟的第一年,出蛰后“闹春”非常活跃,因此疏于自身安全防护。该研究成果意味着,西伯利亚旧石器时代居民已经掌握了草原上旱獭出蛰后性繁殖的活动规律,每年春季在草原上专门对刚刚性成熟的旱獭进行捕猎,这是利用动物生态进行狩猎和食物资源开发的特殊狩猎方式。
武仙竹教授科技考古团队近年来在西伯利亚考古方面推出的创新成果,不断刷新国际考古界对西伯利亚古人类定居及生活方式等科学认识。
阿芳托娃戈拉遗址出土的部分文化遗物。受访者供图
例如,旧石器时代西伯利亚曾广布冰川,古人类在冰雪覆盖的西伯利亚冬季吃什么?如果冬天吃不到新鲜食物,即使有丰富食材储藏,也不能保障古人类以常年定居的方式生活于西伯利亚,只能推测古人类可能是在夏季扩散到西伯利亚,冬季向低纬度、气候温暖、有食物资源的中国内陆地区迁徙,以季节性迁徙的方式在西伯利亚和我国内陆之间流动生活。
为揭示旧石器时代古人类是否定居于西伯利亚,武仙竹教授科技考古团队于2021年发表了《西伯利亚李斯特文卡遗址的大缺齿鼹化石》论文。该成果揭示出旧石器时代居民在冰雪覆盖的西伯利亚冬天,捕食雪层下活动的食虫目动物大缺齿鼹,以此作为食物补充。“我们以考古实证回答了古人类在旧石器时代,是以定居的方式生活于西伯利亚地区。”武仙竹说。
该团队还发表过《西伯利亚特罗伊茨卡亚季节性古营地遗址研究》论文。该成果发现,遗址中出土大量动物骨骼,经鉴定全部是梅花鹿骨骼,并且从头部到脚趾的骨骼都有,唯独缺少鹿角。
研究发现,每年春夏之交,梅花鹿群会利用西伯利亚气温迅速上升、河漫滩因蒸发量大、积蓄和沉淀盐碱的特点,固定迁徙到该地点舔舐盐碱。西伯利亚旧石器时代古居民正是发现了这一规律,每年该季节到该地点定点围猎梅花鹿。而每年春夏之交,正是梅花鹿鹿角脱落后的季节,因此,遗址中出土的梅花鹿各种骨骼均有,唯独缺少鹿角。
据介绍,武仙竹教授科技考古团队的创新成果,显示出我国科技考古优势,正成长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的重要支撑之一,表明中国考古学正从国内学科建设,迅速向国际优势学科发展。
相关链接: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