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亿盛平台登录计算机与信息科学智能科学学院李明和钟华老师分别带领科技助农志愿服务队、云寻遗“计”团队开展电商助农和“互联网+非遗传承”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线上“云实践”总队和线下“返乡实践”分队相结合,共调研了开州、奉节、丰都、酉阳、黔江、铜梁、大足、石柱等16个区县。
在实践过程中,云寻遗“计”团队与7个非遗中心达成合作,搜集到大足石雕、江津楹联、酉阳西兰卡普、合川纸扎艺术等国家级非遗18项、市级非遗101项资料。科技助农志愿服务队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累计开展电商直播48小时,与重庆市开州区电子商务品牌孵化中心、开州赵家坝蔬菜专业合作社、奉节县鹤峰乡莲花社区等6个组织和企业达成合作,制定电商计划,推广农产品。
据了解,今年重师计算机与信息科学智能科学学院首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三下乡模式,设置“云实践”总队1个、“返乡实践”分队13个。云寻遗“计”线下分队先后采访了纸扎艺术传承人黄介眉、万州泥塑传承人程启燊、大足石雕传承人刘能风等17位非遗传承人,在各区县共计发放636份关于“非遗文化现状及保护研究”的调研问卷,将对重庆非遗文化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通过访谈、观摩并学习多种非遗传承工艺品的制作过程,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各类非遗项目传承的历史和现状、困境和发展举措,感受到了非遗传承人文化传承的精神。90多岁高龄的黄介眉老人表示:“希望你们能帮我好好宣传一下,非遗传播需要你们。”
该团队还创建了“云寻遗‘计’”微信公众号,累计发布33篇推文,分别介绍了非遗申报流程、政策法规及各区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风采,在线上平台累计发布17条短视频,内容涉及重庆各大区县非遗美食、非遗技艺等。为开发非遗产品的经济效益,解决部分非遗传承人的经济困难,增设了非遗商城板块,相关非遗文化产品将陆续上线,现已形成了非遗文化一站式平台,让非遗文化宣传和扶贫齐头并进。
团队成员还自导自演了以万寿山男女石柱等非遗项目为主题的情景剧,从多方面、多角度诠释、传播非遗文化。
科技助农志愿服务队先后到受洪灾的开州赵家坝蔬菜专业合作社,探讨灾后的发展问题;到奉节县鹤峰乡莲花社区,与莲花社区书记探讨社区水果电商的发展,随后跟随书记来到社区的葡萄园、桃园等地,与农户直接对话,了解他们水果种植方式及水果售卖的问题。还前往奉节县汾河镇落阳村,了解当地黄桃电商销售问题,他们亲自参与到选黄桃、摘黄桃的过程,并就黄桃的网络销售提供了可行性的建议。
为推广农产品,志愿服务队挑战24小时不间断电商直播,参加了促销费、助脱贫“开味开州直播达人网络营销PK大赛”。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云寻遗“计”团队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了巴渝非遗,并利用专业知识对非遗文化、非遗精神进行了推广和宣传,将进一步推出十几个区县的非遗文化传承联盟网站和软件,继续推动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科技助农志愿服务队将继续开展电商助农志愿者服务,为本次调研访问的地方和企业提供专业的服务。
相关链接: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