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师故事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重师故事 > 正文

【桃李芬芳】不断向前奔跑 超越昨天的自己 ​——1985级校友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 俞森林

来源:   作者:   编辑:蔡童   发布日期:2024-07-23   点击数:

俞森林,1985年就读于重庆师范学院英语专业。现为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评审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4项,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9部,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省社科优秀成果二、三等奖各一项。

发奋读书,只为脱掉“农皮”

俞森林出生在川北秦巴山区。那里道路崎岖险阻,距最近的城镇朝天镇约一小时步程,距离广元约50公里。儿时的他天资聪颖,3岁时就得到村里一位能识字的老先生“赏识”,开始学习认字且过目不忘,5岁时,他喜欢去姐姐的学校旁听学习。他就读的小学是村里的一间堂屋,分属不同年级的十多个孩子一起上课,是所谓的“复式班”。尽管放牛是他的主要任务,但他总会利用放牛时间读书,也会在老师忙碌时充当助手。初中时,尽管每天跋山涉水,早出晚归,但读书仍然是他最快乐的事。最终,他以全年级第一的成绩参加了广元师范学校的入学考试。

在广元师范学校的入学考试中,俞森林以超出分数线20分的成绩获得面试资格。对他而言,如能顺利通过面试被广元师范学校录取,这意味着他可以脱掉“农皮”,当小学老师了。然而事与愿违,15岁的俞森林此时的身高只有1.47米,体重只有36公斤。看着他这个头,面试老师说:“这孩子将来上课站上讲台后面,学生看不见怎么办?”就这样,他未被广元师范学校录取,失去了做小学老师的机会,只好回家等待就读高中的通知。但经过两年高中的学习,俞森林虽作为全班少数通过预选的应届生参加了1984年高考,却终因英语成绩太差,与大学擦肩而过。

勇往直前,从高考英语38分到英语教授

英语学习对于当时的学生而言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究其原因,还是在于英语师资的匮乏。初中英语本应学完6本教材,但到第二册,就无人能教了。进入高中后,学校基于当时学生的情况,为大家补了初中教材1-3册的部分内容,接下来就开始高中教材的学习。初中留下的重要语法知识和词汇的缺口导致高中课程学习困难重重。虽并未放弃,但终因为基础太差,无力回天。1984年高考,他以英语38分,总分401分的成绩名落孙山。

问题出在英语上!他下定决心补齐英语这块短板。他找来初、高中教材,从初中第一册学起,遇到问题,扭住英语老师不放。经过一年努力,在1985年高考,他以英语89分,总分超出录取线100分的优异成绩成为重庆师范学院外语系的一员。母校的优质师资和良好的学习条件让他从此与英语结下不解之缘,为他日后成为一名英语教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学毕业后,他以全年级第一的优异成绩进入一所专科学校任教。11年后,他通过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攻读外国语言文学专业。

发挥优势,把中国“土特产”推向世界

读研期间,俞森林偶然读到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他深受触动,一个念头开始萌发:何不发挥自己的外语优势,把中国的“土特产”推到国外去!随着此念头越来越清晰,他开始阅读道教相关书籍,准备考博。硕士毕业4年后,他成功考入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攻读道教方向博士研究生。读博期间,他成功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道教经籍的译介与传播研究”。他的博士论文《中国道教经籍在十九世纪英语世界的译介研究》入选“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由巴蜀书社出版,2017年获四川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2020年,他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最终成果《道经英译史》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2022年获天府翻译专著类一等奖,2023年获四川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网上流传的一句话道出了他的人生信条:“不断向前奔跑是一种人生姿态,是对自我的肯定和尊重,是对生活的理解与热爱。也许你跑不过别人,但一定要跑过昨天的自己。”

大学城校区: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中路37号 邮编:401331 党政办电话:023-65362555
沙坪坝校区:重庆市沙坪坝区天陈路12号 邮编:400047
北碚校区:重庆市北碚区团山堡1号 邮编:400700
版权所有©亿盛平台登录 - 亿盛平台官网 渝ICP 备05001042号


  • 新浪微博

  • 官方微信

  • 官方抖音